当前位置:通知公告>正文
2022年校级教改项目结题检查
发布者:管理员  发布日期:2025-03-01 查看:514 次
主要工作要求如下:
材料提交时间:
2024-10-12至2024-10-23
参与的项目分别为:
序号 | 项目名称 | 项目负责人 | 所属院系 |
---|---|---|---|
1 | 高校思政课提升大学生创新素养机制研究 | 于建华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2 | 基于“五育并举”理念下的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 | 刘敏 | 教务部 |
3 | 医学类院校通识课——《旅游文化》课程思政研究 | 魏敏 | 外国语学院 |
4 | “新文科”视阈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的策略研究 | 赵艳萍 | 外国语学院 |
5 | 高等医学院校卫生法课程线上线下协同教学的实践与优化路径研究 | 佟向杰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6 | 网络视频直播系统结合SP病人在外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 王德峰 | 第二附属医院 |
7 | 循证策略下基于SimMan的急危重症护理模拟案例的设计与编写 | 孙霞 | 护理学院 |
8 | 语篇测评引导知识建构的医学英语课程探索 | 冯承强 | 外国语学院 |
9 | 科教融合背景下以学生为中心的细胞生物学实验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 | 周小艳 | 生物医学科学学院(省医药生物技术研究中心) |
10 | “疾病-药物-剂型”案例库的构建及其在临床药学专业药剂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 李菲 | 药学院 |
11 | “新医科”背景下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的融合研究——以《角膜病新进展与医学人文》为例 | 高华 | 眼科学院 |
12 | 格物穷理,知行合一 OBE视域下《医学物理学》课程思政建设研究与实践 | 薛美 | 放射学院 |
13 | 基于SPOC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在生物制药工艺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 高艳霞 | 生命科学学院 |
14 | 引入 OBE 教育理念,聚焦 “学习产出” 的分子生物学混合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 高丽君 | 生命科学学院 |
15 | 基于岗位胜任力“四位一体、多元驱动”外科护理学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 武江华 | 护理学院 |
16 | 基于三元交互理论的管理类专业大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及能力培养研究 | 崔行武 | 医药管理学院 |
17 | 大类招生背景下专业选择机制探索与研究 | 赵上 | 招生就业部 |
18 | 新医科时代“课赛创”结合的《生物化学》“视+听”教学创新探索 | 王淑敏 | 生命科学学院 |
19 | 大学英语中学术英语写作教学研究 | 张蒙 | 外国语学院 |
20 | 新文科视阈下医学院校英语专业课程体系整体优化研究与实践 | 赵颖 | 外国语学院 |
21 |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英文版进汉英翻译课堂的理论研究与实践 | 董雁 | 外国语学院 |
22 | 基于一流课程的人体解剖学虚拟教研室建设方法与实践探索 | 石娟 | 临床与基础医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 |
23 | SPOC模式下护理本科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策略优化研究 | 杨红霞 | 护理学院 |
24 | 以系统思维能力培养为导向的“CPE”教学模式在天然药物化学树式教学内容中的探索与实践 | 费洪荣 | 药学院 |
25 | 基于动态分层模式的《临床药理 学》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 | 王浩 | 药学院 |
26 | 新医科视域下口腔医学本科生多维度立体化协同育人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 温洁 | 口腔医学院 |
27 | “以学生为中心”的组织学与胚胎学实验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 蔡恒 | 基础医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 |
28 | 基于数据案例的生物信息学教学改革与实践 | 杨晓 | 生命科学学院 |
29 | “新医科”背景下医学院校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建设与实践探索 | 孙琳婧 | 通识教育部 |
30 | 新医科背景下,思政教育和专业教学协同育人-----以《内科学--消化系统》为例 | 孙慧玲 | 附属聊城医院 |
31 | “问题驱动”教学法在药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 张芳芳 | 药学院 |
32 |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在《生物化学》实验课程中的探索与实践 | 付晓艳 | 基础医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 |
33 | “互联网+教育”背景下医学人文素养课程整合协同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 ---以《护士人文修养》课程为例 | 杨黎 | 护理学院 |
34 | 医学模拟中心智慧信息化与虚拟仿真教学管理体系的研究与探讨 | 王元涛 | 临床与基础医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 |
35 | 基于BOPPPS模式的《眼部应用解剖学》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方法改革研究与实践 | 刘瑞芬 | 眼科学院 |
36 | 防疫常态化背景下普通高校制药工程本科毕业设计教学模式的新探索 | 林晓辉 | 化学与制药工程学院 |
37 | 数字电路与数字逻辑课堂教学改革与实践 | 车琳琳 | 放射学院 |
38 | 新医科背景下基于OBE理念的护理学医教研协同育人模式探索与实践 | 张爱华 | 护理学院 |
39 | 护理教师线上教学胜任力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 | 张维霞 | 临沂市人民医院 |
40 | 基于PDA课堂教学模式的护理临床实践教学改革与实践 | 尚美美 | 附属肿瘤医院 |
41 | 基于彩虹模型视域下护生护患 沟通整合型培训方案的构建 | 吕美荣 | 临沂市人民医院 |
42 | 医学免疫学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方法改革研究与实践 | 刘凯 | 基础医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 |
43 | 基于“探究社区理论”的工业药剂学混合式课程的建设 | 孙明爽 | 药学院 |
44 | 教育教学方法改革 | 孙妍 | 附属省立医院 |
45 | 高校数学课程思政案例建设与实践 | 钱静静 | 医学信息工程学院 |
46 | 基于基层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的公费医学生实践教学管理研究 | 杨潇然 | 附属聊城二院 |
47 | 麻醉护理本科班内科护理学临床见习课程思政案例建设与实践 | 曾伟 | 第二附属医院 |
48 | 基于一对一的Mini-CEX联合DOPS形成性评价在内分泌科本科生实习教学中应用效果的研究 | 韩静静 | 第二附属医院 |
49 | 基于“产出导向法”的英语专业综合英语课堂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 张琳 | 外国语学院 |
50 | “科研育人,科教融合”理念引导的医学本科生《组织胚胎学》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 | 葛丽 | 基础医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 |
51 | 医学生人文素质培养与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的融合路径研究 | 刘宝强 | 外国语学院 |
52 | “微课-对分课堂”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妇产科护理学》中的应用研究 | 陈丽萍 | 护理学院 |
53 | 山东高校服务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耦合测度、影响因素及优化路径研究 | 刘建 | 外国语学院 |
54 | 教学医院临床教师教学考核与激励机制研究与探索 | 王光彬 | 附属省立医院 |
55 | 课题研究性实验教学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 周东顺 | 实验动物学院(省实验动物中心) |
56 | 《医院管理学》多元化的实践教学方法研究 | 王强 | 附属省立医院 |
57 | 医学实验技术专业“医教研产”协同育人实践创新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 王丹丹 | 临床与基础医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 |
58 | 基于“新医科”背景下后疫情时代急诊与灾难医学教学探索与实践 | 徐静 | 第二附属医院 |
59 | 芯片国产替代下的《医学影像电子学》五位一体课程教学改革 | 张勇 | 放射学院 |
60 | “药物串联”模式课程思政案例库建设与实践 | 高山 | 药学院 |
61 | 科教融合学院“动物生理学”课程教学改革初探 | 于翠莲 | 实验动物学院(省实验动物中心) |
62 | 基于本科导师制的学研教协同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 | 周巍 | 实验动物学院(省实验动物中心) |
63 | 新医科背景下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建设 | 孙林英 | 公共卫生与健康管理学院 |
64 | 双一流创建背景下护理学中外合作办学高质量发展的探索与实践 | 陶如 | 护理学院 |
65 | 科教融合背景下的大学生科技竞赛项目培育模式研究与实践 | 李浩 | 实验动物学院(省实验动物中心) |
66 | 螺旋递进式临床技能课程体系在临床医学生能力培养中的探索和实践 | 程卫平 | 临床与基础医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 |
67 | “新医科”背景下临床药物代谢动力学多元素融合式课堂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 | 刘燕 | 药学院 |
68 | 面向未来大健康服务的预防医学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 庞秀玉 | 公共卫生与健康管理学院 |
69 | 基于BOPPPS模式的流行病学混合式教学改革 | 张乐 | 公共卫生与健康管理学院 |
70 | 基于STEAM理念的《生物工程专业英语》三位一体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究 | 张俊丽 | 生命科学学院 |
71 | “慕课西行”背景下基于学习者满意度视角的同步课堂教学探索与实践 ---以内科护理学为例 | 王笑蕾 | 护理学院 |
72 | 以混合式对分课堂塑造大学生核心素养的通识教育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 张宏志 | 通识教育部 |
73 | 基于“医防融合”的营养学专业建设模式研究 | 董方 | 公共卫生与健康管理学院 |
74 | 新医科背景下医学本科毕业生创新素养现状调研与提升策略研究——以山东第一医科大学为例 | 司庆燕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75 | 智能医学工程专业《单片机原理及医学应用》课程校企协同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 张西学 | 医学信息工程学院 |
76 | “评教”与“评学”相融合的来华留学生线上教学评价改革研究 | 周燕妮 | 国际教育学院 |
77 | 医教协同背景下《护理人文素养》课程建设研究与实践 | 季红 | 第一附属医院 |
78 | 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制药工程专业《无机化学》课程思政的构建与实践 | 孙红 | 化学与制药工程学院 |
79 | 微课建设结合混合式教学在《临床生物化学检验技术》课程中的应用与实践 | 田景惠 | 公共卫生与健康管理学院 |
80 | 口腔修复学虚拟仿真实验课程建设探索 | 张益琳 | 附属省立医院 |
81 | 职业锚早期开发视角下,医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学策略与实践 | 杜伟 | 国际教育学院 |
82 | 科教融合背景下医学生创新教育的探索 | 周宪宾 | 教务部 |
83 | 医学伦理学“亲验式”教学模式改革研究 | 许彦彬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84 | 《生理学》课程思政教学模式的探索 | 王炳香 | 基础医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 |
85 | “三全育人”理念下“思政元素”融入麻醉学导论课程教学的探索与思考与实践 | 李 俊 | 临床与基础医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 |
86 | 多学科诊疗模式在心脏科临床实习带教中的应用 | 刘爱华 | 附属东阿医院 |
87 | 国际化背景下的《药物分析》双语双线混合课程建设探索与实践 | 褚光松 | 药学院 |
88 | 管理类案例式教学方法实践研究 | 于青 | 医药管理学院 |
89 | 青少年校园足球参与行为预测与干预研究-以山东省为例 | 吴甫超 | 通识教育部 |
90 | 以“学为中心”的《医学免疫学》 课程教学体系重构与应用研究 | 李雅林 | 基础医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 |
91 | 临床医学专业群社会适应性教育体系的构建与实施 | 亓英国 | 附属济南人民医院 |
92 | 课程思政融入案例式教学在儿科学临床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 梁秀玲 | 第二附属医院 |
93 | 基于网络的放射肿瘤学远程教学探索 | 谢鹏 | 附属肿瘤医院 |
94 | 新医科背景下医学检验技术专业跨学科特色课程体系的构建 | 石晓红 | 第一附属医院 |
95 | 新医科背景下基于医教研融合建设毒理学基础课程思政案例库 | 侯青芝 | 公共卫生与健康管理学院 |
96 | 医学人文教育在妇科实习医生医患沟通能力培养中的效果评价 | 崔莹莹 | 第一附属医院 |
97 | CBL融合BOPPPS教学模式在新生儿复苏技能培训中的应用 | 王莹 | 附属中心医院 |
98 | 基于一流课程建设的高校公共基础课程教学模式探索与研究-以“线性代数”课程为例 | 王丹 | 医学信息工程学院 |
99 | Seminar-CBL教学法在护理学教学中的应有与评价 | 黄阿美 | 附属肿瘤医院 |
100 | 预防视角下大学生心理健康通识教育体系实践探索与研究 | 王芳 | 公共卫生与健康管理学院 |
101 | 新医科背景下探索产学研结合的“一核两翼三维度”生物制药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 | 孟超 | 生命科学学院 |
102 | 基于医技结合的口腔医学技术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改革和实践 | 王晓慧 | 口腔医学院 |
103 | 融合课程思政的网络平台辅助BOPPPS结合Mini-CEX教学模式在临床医学本科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 孙志钢 | 附属中心医院 |
104 | “三全育人”视域下有机化学实验课程思政元素设计 | 庞现红 | 化学与制药工程学院 |
105 | 融合OBE理念和BOPPPS教学模式的《医学影像诊断学》课程教学设计及研究 | 傅斌 | 放射学院 |
106 | 基于《细胞分子遗传学》整合课程的CBL、PBL和LBL三位一体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 | 柏素云 | 基础医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 |
107 | 依托医学科技期刊集群,构建“一核心四平台”的期刊立体创新培养模式,培养创新型医学人才 | 徐惠 | 放射学院 |
108 |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方法改革与实践——以医学生创伤急救技能培养为例 | 初向全 | 第一附属医院 |
109 | 骨科临床见、实习阶段“标准化病人体系”的建立及实践 | 彭大勇 | 附属第一医院 |
110 | 高校信息化督导闭环模式机制探索 | 周路 | 发展规划与学科建设部(教学评估办公室) |
111 | 应用化学专业《物理化学》 课程思政建设 | 刘昆 | 化学与制药工程学院 |
112 | 基于FD-QM标准的护理心理学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应用 | 苏爱华 | 护理学院 |
113 | 基于线上资源建设的精神科护理学云见习模式探索与实践 | 张雪芹 | 护理学院 |
114 | 新型SPOC混合式互动教学模式在口腔种植教学中的应用 | 梁晋 | 口腔医学院 |
115 | 案例式教学法在口腔颌面外科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与改革 | 俎廷建 | 口腔医学院 |
116 | 基础化学实验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 景秀丽 | 化学与制药工程学院 |
117 | 基于工程认证的制药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优化与探索 | 葛燕青 | 化学与制药工程学院 |
118 | 基于在线微专业的本科高校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 李强 | 医药管理学院 |
119 | 深度融入人文教育理念提高眼视光学本科教学水平的思政研究 | 王旭 | 济南市第二人民医院 |
120 | 新医科”背景下医学院校生物医学工程 专业“嵌合式”人才培养机制研究 | 亓秀梅 | 第一附属医院 |
121 | 基于超星平台+微信平台的“PTDS三段六步”教学法构建与实践 | 张春菊 | 基础医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 |
122 | 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护理+X”复合型护理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 刘晓华 | 附属省立医院 |
123 | 以培养科研应用型人才为导向的动物学 教学模式创新探索与实践 | 刁凡 | 实验动物学院(省实验动物中心) |
124 | 科教融合背景下动物实验技术课程的建设与实践 | 陈正涛 | 实验动物学院(省实验动物中心) |
125 | 人工智能技术赋能线上线下融合式(OMO)医学教育的实践策略 | 李鸿佳 | 第一附属医院 |
126 | 互联网+背景下基于MOOC+SPOC+翻转课堂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应用 —以“美国文学史及选读”课程为例 | 陈静 | 外国语学院 |
127 | 血液病教学病例库的构建及提高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的研究 | 王焱 | 第一附属医院 |
128 | 《传统康复方法学》课程思政案例库建设 | 王红艳 | 运动医学与康复学院 |
129 | 基于案例分析的Calgary-Cambridge 沟通模式在实习护生中的应用 | 李云峰 | 第一附属医院 |
130 | 应用置信职业行为(EPAs)评估儿科实习医师岗位胜任力的研究 | 袁欣 | 第一附属医院 |
131 | 基于CBL+虚拟仿真的神经病学临床实践教学改革 | 边红 | 附属中心医院 |
132 | 人身保险课程群思政案例库建设与实践 | 李娟 | 医疗保障学院(山东省医疗保障研究院) |
133 | “新医科”背景下PDCA循环在检验医学本科临床实践教学模式的建设研究 | 马万山 | 第一附属医院 |
134 | 基础医学实验课程的混合式教学在医学实验技术专业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 张昭强 | 临床与基础医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 |
135 | 新医科建设背景下医学生创新素养培育的多元协同供给机制研究 | 白丽苹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136 | 附属医院“双师型”临床教师角色压力成因及应对策略研究 | 王国文 | 附属省立医院 |
137 | 《有机化学》课程思政案例建设与实践 | 朱焰 | 化学与制药工程学院 |
138 | 基于CBE理论的“理虚实一体化”模式在妇产科护理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 刘翠萍 | 护理学院 |
139 | 基于CIRO模型本科护生人才培养核心竞争力评价机制研究 | 王红 | 第一附属医院 |
140 | 红医精神融入医学院校思政课研究 | 陈玉华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141 | 信息化背景下口腔医学技术专业数字化新型实践教学模式的创新研究与实践 | 韩晓艳 | 口腔医学院 |
142 | 基于学科竞赛活动的生命科学类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与实践 | 潘国军 | 生命科学学院 |
143 | 科教融合背景下的教学实验室学生安全教育体系构建与实践 | 邴爱英 | 基础医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 |
144 | POA视域下医工交叉案例嵌入妇产科护理教学模式的研究 | 乔建红 | 第一附属医院 |
145 | “双一流”目标引导下的学科高质量发展建设路径研究 | 聂伟 | 发展规划与学科建设部(教学评估办公室) |
146 | 康复作业治疗课程国际认证背景 下作业治疗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 纪龙 | 运动医学与康复学院 |
147 | 基于科研素养和创新能力培养的有机化学实验改革与实践 | 姜洪丽 | 化学与制药工程学院 |
148 | 基于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旅游心理学课程教学方法研究与实践 | 贾振振 | 外国语学院 |
149 | “学-导-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在组织学与胚胎学实验课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 隋宏书 | 基础医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 |
150 | 基于情境学习和UbD理论的本科实习护生临床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及应用研究 | 王君芝 | 第一附属医院 |
151 | 基于OBE理念的高校思政课闭环教学模式改革研究 | 张慧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152 | 协同育人视域下高校体育与艺术教育有机融合的路径研究 | 华立平 | 通识教育部 |
153 | 新医科背景下组织学与胚胎学手绘挂图数字化、修复、再创作和应用研究 | 苏衍萍 | 基础医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 |
154 | 文化润心 实践铸人-文化自信背景下《中国概况》课程教学创新实践探索 | 王浩 | 国际教育学院 |
155 | 基于FD-QM标准的《病毒学检验》在线课程建设与应用 | 庄东明 | 公共卫生与健康管理学院 |
156 | 大学英语课程群课程思政案例建设与实践 | 唐霞 | 外国语学院 |
157 | 基于岗位需求导向的临床微生物学检验BEI实验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应用 | 申培 | 公共卫生与健康管理学院 |
158 | 基于STEAM理念下“六位一体,三阶递进”教学模式的应用型课程改革实践-以“发酵工程”课程为例 | 洒荣波 | 生命科学学院 |
159 | 新医科背景下医学影像技术一流专业“双协同育人生态”构建探索 | 侯庆锋 | 放射学院 |
160 | 叙事医学结合临床思维培训在神经病学教学中的应用 | 陈雯 | 附属中心医院 |
161 | 新医科背景下基础化学“3-3T”浸润式课堂教学模式探索 | 王超 | 化学与制药工程学院 |
162 | 探究式教学协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在外科学课程中的应用研究 | 马邦振 | 附属省立医院 |